RENT A BIKE
  • 1
  • 2
租金压力下的自行车店经营现状
2017-4-11
来源:未知
点击数:  508        作者:未知
  • 2015年9月,体校车队出身的业余车手小熊在广州滨江西路跟合伙人开了第二家车店——Mr.Bicycle单车体验馆,此前他们还开过捷安特专卖店。没想到一年后,这家单车体验馆就低调地关张了,店主转至隔壁城市佛山开了家叫银色动力的新店,主营BMC和Cervelo。
    “以前的房东不再把那地方租给我们了,我考虑到广州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就去了佛山。”小熊告诉美骑记者。
    美骑观察丨租金压力下的自行车店经营现状
    仓库里的货可以带走,店里员工也可以,但一年前的装修费、固定资产投入和过去积攒的人气就这么浪费掉了。
    搬店或削减面积是亏损超过预期决定的
    比Mr.Bicycle付出代价更大的,有因合同未到期退租违约而损失了押金的Velo art单车概念馆,在广州核心商圈猎德开店一年后就搬去了位于广州大道中的289艺术区。“算上装修成本和押金,我们损失40多万元了。”Velo art的孙店长透露。
    由于商圈的效益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商场的发展方向与Velo art希望打造的高端形象发生偏离,自行车产品的利润空间又越来越小,不足以承受租金压力,迫使他们做出搬店决定。“商场原本的规划是要打造高端零售百货与饮食一体的商圈,可是一年以后,我们只看到越来越多的特卖场,相信这也是网络经济冲击实体经济带来的后果。”
    目前即使是高端综合店,一线城市的许多实体店主都表示自行车产品的毛利已经是破10%的趋势了。“有些甚至只有大约5%而已。”孙店长说。
    在原来的猎德店,Velo art店员们需平均一个月起码卖出20辆万元级别的车,才能支撑昂贵的铺租。
    美骑观察丨租金压力下的自行车店经营现状
    “其实自行车店,特别是走高端路线的真不一定需要高档地段,因为玩家都会自找上门的,只要不设太偏就好。高档地段好处是,让高端消费者对车店的接受度高点,对店铺有不错的印象,但能促其马上消费的情况并不常见。”
    与其守着看到可预料的坏结果,Velo art的股东们选择降低各方面的经营成本,精简代理品牌,去掉在市场上已经坏了的牌子,并将新店省出的租金用在更多有用的活动开发上。
    “我相信绝大多数店老板,在收支平衡甚至略亏的情况下,都不愿意搬铺,这是亏损超过预期或者对未来前景的分析决定的。”广州另一家综合店店主判断说。他在去年年底搬去了一个位置没以前好找的地方,新店租金比老店减少了40%。“一般行情是租金逐年递增,我之前跟老店房东签了五年的合同,到期后房东就以路修好了,桥扩宽了之类的理由要升租,我就去看了新位置。”
    美骑观察丨租金压力下的自行车店经营现状
    为减轻搬店带来的压力,广州还有车店主想出了分阶段装修的做法,比如在缓过劲后才制作门头。也有车店从大面积的店搬进小面积的店,并不再延续以往使用高档装修的做法,故意布置成“城乡结合部小超市”的样子,用简易铁货架陈列产品,给车上挂满写着特价的小牌子。“以广州人讲究实惠的性格,他们购物时不讲究排场,不在意你的店是不是气派,你要给他们‘很便宜’的感觉,他们知道铺租和装修费都算进了售价里,我这样布置反而生意会好些。”那家店主说得很实在。
    广州在一线城市中平均铺租是最低的,涨价速度也最慢,各区域价格差异也较大,搬店能比较有效地缓解租金压力。但在上海,“并没有租金更低的地段,普遍不便宜,”上海一位店主无奈地表示,“搬很远,客户也不会来。”
    在这种情况下,上海高端车店的普遍做法是砍面积——将一部分店面租给别人使用,自己一边经营车店一边收租来增加收入,尽管那会影响它们的高端形象。“L店里的咖啡馆,已经租出去给人做了理发店;A店割了一半租给快递公司;Q店割了一小间出去;美利达和闪电的店也不能幸免。大家熟知的那些车店,几乎都面临着交完房租,利润就所剩无几的问题。”上海知情人士透露。
Copyright  2009-2011,www.xxxxxx.com,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XXXXXX号